原標題:外資連續6個月凈增持中國債券,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
優財網6月28日報,年初的時候,媒體還在說中國是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債券市場,現在可以改過來說了,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僅次于美國。
中國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末,境外機構債券托管余額16106億元人民幣,5月增持規模達到766億元,比4月多增加579億元,連續6個月增持,并創年內單月最大增持規模。截至2019年5月末,我國債券市場的托管規模超過91萬億元,僅次于美國債券市場。
近10年征程,我國債券市場不斷擴大對境外投資者的開放維度,持續朝著成熟國際債券市場的方向邁進。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債券市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債券品種發展也比較成熟。其規模也遠遠大于股票市場。美國每年發行國債的數額占GDP的比例為100%.且市場可流通的債券品種豐富,既有國債,市政債券,也有公司債券,聯邦機構債券等。
美國國內債券投資者主要以銀行、基金、個人、保險公司、國外和國際機構投資者等為主,各類投資者持有債券比例比較平衡。而我國債券市場投資結構不盡合理。主要有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機構等。市場參與度數量雖然眾多,但債券持有比例極不均等,外資機構參與度較低。
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首次放開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等三類機構參與境內現券投資;隨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被納入投資人范圍。2018年7月,上述機構投資我國債券市場的申請程序簡化、額度限制取消,投資范圍進一步擴展至債券回購、債券借貸、債券遠期、利率互換、遠期利率協議等交易。
在此基礎上,伴隨2017年7月境內債券通的正式上線,境外機構進入境內債券市場的方便程度和交易效率大大提高。此前,在中債指數專家指導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講話表示,應從市場建設層面出發,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不斷縮小與成熟市場的差距。
今年4月1日起,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開始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并將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完成納入后,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將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后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初步估算,加入該指數后,預計將有1000億美元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富時羅素首席執行官瓦卡斯·薩馬德近日指出,在今年11月舉行的地區債券咨詢委員會會議之后,將公布完整的富時債券國家分類框架和完整的觀察名單。中國國債將被添加到這份觀察名單中,并根據規定的框架標準進行評估,以衡量其被納入富時世界政府債券指數(FTSE WGBI)的可能性。
面對著債券投資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風險,投資者應認真加以對待,利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去了解風險、識別風險,尋找風險產生的原因,然后制定風險管理的原則和策略,運用各種技巧和手段去規避風險、轉嫁風險,減少風險損失,力求獲取最大收益。
未來應提高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債比重。從債券的投資方來說,需要逐步提高非存款貨幣類機構投資人持有債券比重,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入市創造條件,采取多種方法豐富投資人結構。擴大債券發行需要我國評級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債券產品的豐富更需要評級機構履行其職責,為廣大投資者提供真正有區分度、有足夠信息含量的研究報告和級別評價。
優財金融網(UCAI123.COM)為您延伸閱讀: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借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原標題:外資連續6個月凈增持中國債券,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
感謝您對 優財網 的支持
聲明:優財網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若有疑議請發送郵件到[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在2個工作日內審核處理。